(资料图)
这是一张拼版照片。左图为内蒙古鄂托克前旗呼和陶勒盖嘎查的牧民曹扎娃出门劳作(6月14日摄);右图为曹扎娃的承包地(6月14日摄,无人机照片)。20世纪80年代,在毛乌素沙地中,曹扎娃主动承包了2300多亩沙地。这么多年来,曹扎娃坚持种树治沙,最终将沙地变成了林海。
滔滔黄河在祖国北方形成了一个巨大的“几字弯”,这里历史文化悠久、能源富集,但生态十分脆弱,库布其沙漠、毛乌素沙地横亘其中。
过去,生活在库布其沙漠、毛乌素沙地的各族群众因沙害苦不堪言。新中国成立之后,尤其是近几十年来,在党和政府的带领与政策支持下,黄河“几字弯”里涌现出一大批“敢叫黄沙变绿洲”的治沙人物,他们在沙窝子里艰苦奋斗,上演了一个又一个“绿进沙退”的传奇,留下了宝贵的治沙精神。
目前,内蒙古自治区吹响了全力打好黄河“几字弯”治沙攻坚战的集结号。接续老一辈人奋斗精神,内蒙古秉承区域性系统治理理念,发挥产业治沙、科技治沙的优势,让“绿富同兴”的美丽画卷持续在黄河“几字弯”上铺展。
新华社记者 刘磊 摄
关键词:
行业资讯
原料动态
X 关闭
企业聚焦
X 关闭
展会信息
高端访谈
-
涉案金额7000余万!冒充“领导”诈骗为何屡屡得手?
- 寒潮进京 今晨最低气温降至1℃
- “硕博应聘中学教师”何时不再是新闻
- 第二届联合国全球可持续交通大会在京闭幕
- 第二届庐山国际爱情电影周启幕
- 第四届河北国际工业设计周在雄安新区启幕
